|
《寧夏川文學》總第10期:張光國《賦中國詩歌會西安詩會聚高朋唱大篇》
賦中國詩歌會西安詩會聚高朋唱大篇
〇張光國
不為寶刀與美女,
穿越大唐覓華章。
蕭跡三息擷佳句,
軍峰出口詩心漾。
春明千杯誦英詩,
玉龍雅韻蕩邊疆。
李白杜甫心著急,
一闕大歌砸城墻。
八方高朋相聚歡,
長篇大賦夜未央。
放聲高歌驚明皇,
再約聚首在漢唐!
注:
1、蕭跡,中國作協會員,陜西省作協簽約作家,西安市碑林區作協主席。
2、軍峰,指張軍峰,西安市長安區作協主席。
3、春明,指馮春明,內蒙古兵團戰友聯誼會會長,中國詩歌會名譽會長兼內蒙古分會會長。
4、玉龍,指黃玉龍,中國詩歌學會會員,安徽省作協會員,馬鞍山市太白詩社副社長,馬鞍山市寫作協會會長,安徽省檢察官文聯常務委員,中國詩歌會安徽分會會長。
2018年10月3日晨寫于陜西西安市秦安賓館
【詩人簡介】張光國,筆名毓榕、軒轅國,1975年生于山東濰坊,1998年畢業于山東省曲阜師范大學,曾進修于魯迅文學院,做過教師、編輯、記者、報社駐濰坊工作站站長、濰坊萬眾傳媒總經理。系《詩》、《漢語詩人》、《詩人與詩》、《中國詩風》、《短歌行》、《詩三百》、《詩評家》、《中國詩歌鑒賞》、《大唐》、《作家與文學》、《作家與詩人》、《文藝家》、《文藝雜志》、《神洲文學》、《金鳳凰文學》、《紅高粱文學》、《鄭板橋文藝》、《毓榕文學》、《名人名家名品》總編,世界詩人協會、中國詩歌會、中國詩人協會名譽會長,中國新詩社社長、大唐詩社社長,中國詩歌學院、白浪書院客座教授,作家詩人高級研修班導師,神洲文學院院長。創建詩人網(http://www.shirenwang.com/)、中國詩歌會網(http://www.chinatiecheng.com/)。對小詩的定義、內涵、外延及本質特征、特點特色進行了界定和論述,繼承創新小詩、重塑小詩派、延展推動小詩運動;發起新古風運動,倡導從詩歌的制式、韻律等方面入手,以古風載今事,溝通好、融合好、發展好中國詩歌的歷史、今天和未來;創建回歸詩派,倡導回歸真我、回歸生活、回歸詩歌;創建中國樂畫詩派,倡導樂、畫、詩的有機統一;創建中國山水詩派,繼承、創新山水詩,以詩歌現場活動開創山水詩創作新局面;創建中國草原詩派,著力以草原題材為突破口和創作特色,挖掘一批優秀的草原詩歌,推介一批優秀的草原詩人,進一步推動詩歌的繁榮與發展,進一步增進詩人之間的聯誼與交流;創建中國鄉土田園詩派,倡導以鄉土、田園為思想內核,進一步推動鄉土田園詩的創作與發展。創始帶著文藝去旅行、帶著詩歌去旅行、詩意的行走、網絡時代詩歌大展、網絡時代詩歌節、孔子詩歌獎、陶淵明文學獎、李清照詩詞獎、詩人節(世界詩人節)、中國詩人大會、中國詩人峰會、紅高粱詩會、紅高粱筆會、紅高粱作家論壇、中國詩文研討會、中國作家詩人論壇、北海文藝沙龍、鳳凰與白狼文學藝術沙龍、中國詩歌展、中國詩人采風行、中國詩歌會年會、唐風宋韻●詩行天下、中國作家詩人采風行、中國山水詩人論壇、中國山海詩會、中國草原詩會、中國昆侖作家論壇、中國昆侖詩會、中國風雅頌詩歌頌讀節、中國詩人旅行家論壇、中國明星詩會、中國鄉土田園詩人論壇、中國山水詩派且行且吟詩會、大唐詩歌節、新詩百年峰會、中外詩歌大展等一系列大型詩歌文學藝術評比和研討交流、采風活動。1999年發表小說處女作《杏花》,自1994年從事創作以來,已發表各類作品一百余萬字,獲得國家級、省市級等若干獎項。出版個人詩集《詩人與美人魚》、《陶罐上的少女》,詩歌評論集《同鳳凰與白狼一起吟唱》,詩話專著《黃鶴樓詩話》、《北海詩話》,長篇小說《沙僧別傳》。策劃出版長篇科幻小說《不明飛行》,學術專著《透析〈論語〉智慧》、《〈老子〉正道與當世迷途》等;編著《當代作家新勢力文萃》、《當代中國作家名錄》、《當代中國詩人名錄》、《網詩詩典》、《中國優秀網絡詩人》、《中國最佳詩選》以及文叢《北海文叢》、《北海詩稿》、《北海詩箋》、《網絡時代作家詩人》等數十部。
〓信息動態〓
第五屆中國山水詩人獎征稿啟事
為開創山水詩創作新局面,進一步擴大中國山水詩派和中國山水詩社的影響力,促進中國山水詩的發展和繁榮,中國詩歌會特舉辦中國山水詩人論壇,組織中國山水詩大賽,評選中國山水詩人獎和中國山水詩大獎。第五屆中國山水詩人獎現已啟動征稿,歡迎廣大詩友踴躍參與!
征稿要求:每人限投山水詩1至3首,每首限30行內,不分行者限300字內,題材、詩型不限,風格不拘,要有詩味、有內涵、意境美、語言美、韻律美、簡練、有佳句、有技巧。稿末須附200字內個人簡介,以及手機、微信號、詳細通聯、郵編和常用電子信箱。
獎項激勵:設金獎、銀獎、銅獎,頒授獲獎證書和金屬獎杯。獲獎作品在我們旗下微刊或電子刊上進行宣傳推介,并刊發于紙質雜志《中國詩選刊》(頌)(總第328期)特刊《我們選擇了詩和遠方》,贈閱樣刊。獲獎證書、金屬獎杯和贈閱的樣刊,將統一組織快遞(我們付快遞費)。
評選機制:初評→復評(網上公布復評通過名單,復評通過者有獲得銅獎資格)→終評(由主辦方終評出金、銀獎,并頒獎)。
現場活動:本次不組織現場活動。
投稿方向:shanshuishipai@163.com。
截稿時間:2020年8月21日。
中國詩歌會
2020年7月13日
〓〓〓
《寧夏川文學》,系中國詩歌會寧夏分會刊物,在制作微刊、電子刊的同時,不定期推出紙質雜志。
寧夏川,“山川秀美賽江南,黃河九曲十八彎” ,“金川,銀川,米糧川”。 寧夏川,在唐朝就有“塞北江南”之美譽,近代更有“塞上明珠”、“魚米之鄉”的美稱。
《寧夏川文學》,打造具有寧夏川詩意的文學家園!
總編:張光國
網站:中國詩歌會網
http://www.chinatiecheng.com/
![]()
|
|